爱在一中——2011—2012学年度“仁爱事迹”(附颁奖辞)
一、呕心沥血 大爱无私 校园里最值得学生敬佩的是班主任。在这个群体中,全心为学生,一心为工作,无心为自己的人和事比比皆是:数学学科张建老师,2010年因病手术,术后他不等完全康复,不顾身体虚弱,提前返校,继续挑起高三班主任和高三数学教学的重担,圆满完成高三教学任务,其所带班级高考成绩优异。物理学科郭燕老师任寄宿生班班主任,她为人平和,关心学生,经常到宿舍嘘寒问暖,中秋节、元宵节她给寄宿生赠送月饼和水果,学生们感到了家庭的温暖和慈母的关怀;历史学科吴洪华老师连续两年任高三班主任和高三教学,他工作全心投入,充满激情,富有爱心和责任心。他年龄不大,已成为学校教育教学科研的骨干中坚,他的业务能力为师生所公认。他经常找学生促膝谈心,鼓励每一个学生进步,所带的每一届都取得辉煌成绩。他经常废寝忘食,带病工作,一心扑在班务和教学上,从不关心自己的身体,以致刚送完高三就进了医院。
颁奖辞:有一种爱,和父爱一样沉稳如山,和母爱一样温柔如水。无私奉献,是他们的名字;倾情付出,是他们的注脚。把每一个学生装进心里,唯独把自己遗忘。他们用自己的行动,为“班主任”的内涵做了最好的演绎。
二、爱心点燃生命的希望 为帮助身患白血病的丁时雨同学解决高额的医疗费用,在校团委和高二(12)班倡议下,全校师生、校友、学生家长、社会人士踊跃捐款,先后共筹得善款50多万元,为丁时雨同学解燃眉之急,点燃了她生命的希望。捐款活动中,高二(3)班、高二(12)班、高二(13)班、高二(14)班捐款数额超10000元。顾莉莉老师、高二(3)班钱雅男、高二(14)班曹昕昕等同学捐款数额超2000元。高二(4)班钱磊、高二(8)班徐泓祖、高二(11)班王富伟等同学自发组织60多位同学利用双休日走上街头为丁时雨奔走募捐,仅一天时间,就募集善款53197元。3月24日,高二(2)班、高二(3)班、高二(12)班、高二(14)部分同学班放弃休息时间再次为丁时雨募捐,共募集善款15418元。我校坚持18年之久的“爱心接力”活动帮助对象邹永誉老人也专程来校为丁时雨捐出多年积蓄20000元。本次捐款活动影响之广、数额之多为学校历史之最。这是我校师生“仁爱精神”的生动体现,是我校长期坚持“仁爱教育”结出的丰硕成果。
颁奖辞:病魔无情,人间有爱。自然以厄运将我们推向痛苦和毁灭的悬崖,但每一颗不轻言放弃的爱心都化作了柴,聚集力量,让生命的火焰熊熊燃烧。
三、小雨具 大爱心 2011年9月16日放学时,大雨倾盆。由于未带雨具,许多同学只能在教室里焦急地等待。见此情景,高一(4)班苏振同学、高二(10)班朱逸凡同学、高三(14)班杨明黄同学,立即买来多件一次性雨衣,供班级同学使用。2012年10月起,高二(12)班添置了“爱心雨具”,无偿提供给本班和其他班同学使用,12月份,该班将此活动拓展到全校,使更多同学在下雨天回家无后顾之忧。
颁奖辞:古人云:不以恶小而为之,不以善小而不为。同学们的无数举手之劳汇聚成了大爱的校园。小小雨衣,把风雨挡在外面,把温暖关爱送进心里。
四、服务社会 奉献爱心 在2011年9月“全国中小学民族精神主题教育月”、2012年3月“学雷锋月”以及2012年5月“纪念建团90周年”活动中,许多班级走出校园,开展各种活动。其中,高一(3)班、高一(5)、高一(6)、高一(7)、高一(9)、高一(11)、高一(13)、高二(2)、高二(3)、高二(8)班、高二(10)班、高二(14)班、高三(4)班同学或深入社区、或走上街头,或来到空巢家庭、福利院、敬老院、特教中心、南通书城等场所开展各类志愿服务活动,产生了很好的社会影响。
颁奖辞:总是听从善良的召唤,永远不对别人的苦难视而不见,即使还不曾有坚强的臂膀,也愿意扛起一份社会的责任,只为了让这片大地更多一些温暖。
五、冬日的温暖 2011年12月6日至8日,在“仁爱·衣加衣”公益活动中,全校师生响应积极,行动迅速。三天内共收到师生捐赠的衣裤鞋帽5133件,各类学习用品8338副。12月10日,学校仁爱志愿者放弃休息,用整整一天的时间将捐赠的衣物分类打包、装袋,使得这些衣物于当晚即发往西部山区。
颁奖辞: “千里送鹅毛,礼轻人意重”。不能让孩子的身体在北风中瑟缩,不能让风雪的无情侵蚀稚嫩的心灵。爱有一双隐形的翅膀,保护着山区的孩子们穿越冬日的严寒。
六、义捐古树显大爱 弘扬“仁爱”美名扬 因南通市城市绿谷二期工程建设拆迁,艺术学科陈忠义老师将其祖植近百年的两株银杏树和一株60多年的榉树、一株60多年的榆树(四棵树总价约16万)无偿捐赠给南通市人民政府。2011年3月12日市城建局和绿管局在环西文化广场举行了受赠仪式,此举在我市属首例,南通电视台和广播电台对此善举作了报道。
颁奖辞:真正的富有不是能占有多少,而是能奉献多少。见证了百年风雨的古树静默无言,只把这一刻的荣耀深深刻进年轮,也将这种大爱无私的精神站成丰碑。
七、公益活动显爱心 2011年10月,高一(6)班、高二(10)班同学自发参与中国社会福利基金会组织的“免费午餐”和“爱心早餐”活动,为贫困地区儿童献爱心。2012年6月,高二(4)班团支部组织同学为辽宁阜新市阜蒙县第一小学捐献书籍,该班张小笛同学作为“麦田计划”志愿者全程参与“画出彩虹”公益活动,为山区贫困儿童捐款。由此,南通一中的仁爱之情随这些班级和同学传遍了祖国的大江南北。
颁奖辞:因为幸运着,便觉对不幸的人愧疚;因为拥有着,便觉对缺失的人亏欠。从不敢忘记远方孩子的心愿,定要为他们的天空画上最美丽的彩虹。
八、爱心包裹 邮递温暖 2011年9月和2012年5月,高二(3)班、高二(4)班、高二(7)班、高二(10)班积极开展“爱心包裹”活动,将一中学子的爱心通过邮包传递给甘肃、四川、云南等地的贫困学子。高二(3)班团支部书记徐赟同学还写信给甘肃省永清县小岭小学马蕊同学鼓励她努力学习,报效祖国。这些班级的同学用实际行动搭起了一座南通一中和西部地区的爱心桥梁。
颁奖辞:人并非为了获取而给予,给予本身即是无与伦比的欢乐。小小的包裹,承载着希望,装满了爱,只为飞到西部山区,在孩子的眼睛里点亮一道光芒。
九、点点滴滴总是情 为感谢老师们的辛勤付出,同学们通过各种形式向老师表达感恩之情。高二(8)班的同学特意购买“金嗓子喉宝”和“草珊瑚含片”送给必修科目的老师;小高考结束后,高二(6)班全体同学为每一位必修科目教师送上写满祝福和感激的书信表达爱意。2012年3月以来,高二(15)班、高一(8)班、高二(4)班分别购买“爱心洗手液”置于办公楼各楼层的盥洗室供广大师生使用;2012年6月起,高二(3)班同学每天为任课教师送上一瓶矿泉水,老师们在口干舌燥之时感受到一片清凉、一片爱意。
颁奖辞:把老师的每一份付出看在眼里,把老师的每一丝辛劳记在心里,在最平凡的小事里倾诉着感激,在最不经意的角落里写满了深情。仁爱,就从爱身边的人开始。
十、“仁爱义卖”展现“仁爱之心” 2012年3月28日,每年一度的“仁爱义卖”正常举行,这是我校荣获“南通市‘人道万人捐’突出贡献奖”后的又一次义卖活动。活动中,高一、高二所有班级积极参与,师生踊跃购买,场面感人,共筹得款项15729.1元。其中,高一(11)、高二(4)、高二(14)行动积极,组织得力,义卖所得善款列全校前茅。
颁奖辞:每一年的春天,在香樟树的浓郁芬芳里,忙碌的青春身影是对仁爱精神的最好阐述。仁爱,是一种责任;仁爱,是一种能力;仁爱,已经成为了一种习惯。
学生处
2012年10月
账号+密码登录
手机+密码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